MH Banner
  • 按日浏览  
  • 订阅明慧  
  • 网站地图  
  • 下载中心  
  •  
     
  • 【传统文化】何谓“阴德”
  • 【传统文化】孔子论强
  • 轮回记实:通灵宝玉(图)
  • 【传统文化】好善足以治天下
  • 【传统文化】严以律己、宽以待人
  • 漫谈“婚姻”(1)
  • 解汉字救人
  • 【传统文化】命由天定 福祸自召
  • 【史海寻踪】偏激的东西能长久吗?
  • 宋朝王旦 德量恢宏
  • 重恩义 富贵不移
  • 廉介诚实 终受厚禄
  • 一念善因 终有善报
  • 孝德感召
  • 东汉廉范 厚德重义
  •  

    首页 > 天人之际 > 文史漫谈


    【传统文化】正己律人百箴参考(5)


     
      打印机版


    【明慧网2005年9月15日】

    ●行己莫如恭,自责莫如厚。——唐·李翱《答朱载言书》
    为人处世一定要恭敬,要求自己一定要严格。

    ●虽至愚,责人则明;虽有聪明,恕己则昏。——宋·朱熹《宋名臣言行录》
    即使是最愚蠢的人,在指责别人的时候就会显得明智;即使是聪明的人,在原谅自己的时候就会显得糊涂。

    ●称人之善而咎己之失,从人之长而明己之短。——明·王守仁《教条示龙场诸生》
    称赞别人的优点,责备自己的过失;学习别人的长处,察知自己的短处。

    ●平生只会量人短,何不回头把己量?——明·佚名《增广昔时贤文》
    一辈子只会计较别人的缺点,为什么不回头看看自己有什么缺点呢?

    ●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,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。——明·刘基《郁离子·自瞽自聩》
    喜欢讲自己长处的人其实是不了解自己,喜欢讲别人短处的人其实是不了解别人。

    ●恩若己出,怨将归谁。——宋·朱熹《宋名臣言行录》
    别人得到的恩惠都象自己给予的,那么别人的怨恨该归罪于谁人?

    ●怨人不如自怨,求诸人不如求之己。——《文子·上德》
    埋怨别人不如责备自己,求别人不如求自己。

    ●无求方觉人情厚,克己始知世路宽。——清·陈介祺《联句》
    人没有过多欲望时自然会觉得世上充满人情味;能够克制自己时就感到人生道路很宽广。


    明慧网版权所有 © 1999-2005 MINGHUI.ORG
      推荐给朋友
      意见和建议
     
    相关文章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