• 按日浏览  
  • 订阅明慧  
  • 网站地图  
  •  
     
  • 我看天安门自焚案续集
  • 外界评论:到底是谁侵犯了谁?
  • 参考资料:中国为什么造假账
  • 参考资料:中国经济发展真相揭帷
  • 詹姆斯通基金会:中国政府是如何试图控制美国的华语媒体的 (全文)
  • 外界评论:到底是谁侵犯了谁?
  • 圈外人的声音:我为什么不能保持沉默?
  •  

    首页 > 时事评论 > 外界评论


    "全面讲清真象,正念清除邪恶,救度众生,坚定的维护法"(《大法坚不可摧》)

    外界评论:危及生存


    文/启麦(维吉尼亚州)
     
      打印机版


    【明慧网2002年4月13日】(摘录,原载世界日报)

    ●近日,媒体连续报导大陆东北工人示威请愿的消息,令人不由得想起一个故事。

    林语堂先生在美国宣讲中国为礼仪之邦,一老美对中国的事情略知一二,便揶揄道:民国九年你们那儿发生了直皖战争,民国十一年,直奉战争;民国十三年,又是江浙战争等等;我们这个没有历史传统的国家反而平静得多。

    林语堂先生从容道:若是你们的人民生活在我们那样的环境,这几年恐怕十次战争都经过了吧?于是,举座称绝。

    林语堂先生的机智可谓一流,可悲的是,儒家宽厚忠恕的传统从来没有约束过带兵执政的人,倒是平民百姓守到了最后一刻,眼看家里揭不开锅了才走上街头。

    百多年里,世界上许多国家民众游行示威好像家常便饭。这几十年来,中国先是绝无此事,后来才偶然散在各地发生,现在频繁了、集中了,缘由却大都是一个:危及生存。

    其实老百姓怨气很多,但是不到活不下去,不敢聚众到政府前诉说,这是出于习惯,出于中国人的面子,抑或兼而有之?恐怕人见人殊,中国百姓的自制力令外国人民和政府匪夷所思,要是换个地方,这样的怨愤不闹得地覆天翻?

    一个正常的民主国度,尽管有言论、新闻自由,有周密的法律诉讼程序,但官民关系,劳资关系、日常事物的牵涉和内容更广,必然有些事情非举着标语横幅、围困政府机构不能尽兴倾吐。既在情理之中,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部分,人们习以为常。

    反之,若某地市面素常平静,一有示威便人命关天,当然举世注目。

    人们不是幸灾乐祸,而是同情这个地方缺乏表达民意的渠道,分配社会财富、评断曲直、处理纠纷的机构办事也不得力。

    颟顸的官府碰上自律的人民,事情往往容易摆平。在大陆,示威游行的事情过去很少,又不见诸报导,乍一听说不免吃惊,然而这样的事情以后只会越来越多。当局正好补课,摆出一个程式,当做日常行政工作的一部分去处理。民间则互相启发,善用自己的公民权利,提高交涉技巧。

    其实,现在开始有请愿游行比起过去「打掉门牙和血吞」,已经证明社会进步了。

    日后小一点的事也会引发示威,便是中国社会又进一步、与国际接轨的标志。


    明慧网版权所有 © 1999-2004 MINGHUI.ORG
      推荐给朋友
      意见和建议
     
    相关文章: